88614950
新华社经济随笔:经贸盛会连台,展开放创新合作大势
20
新华社
2025-09-14 19:07:05
5811511
时政要闻
  • 中国政府网
  • |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 |
  • RSS订阅
  • |
  • 加入收藏
  • |
  • 设为首页
  • |
  • 个人中心
  • |
  • 无障碍浏览
  • |
  • 进入老年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基层公开
  • 解读回应
  • 政务服务
  • 公众参与
  • 政府数据
  • 相约六枝
当前位置:
首页新版站点政务动态时政要闻
新华社经济随笔:经贸盛会连台,展开放创新合作大势

发布日期: 2025-09-14 19:07   作者:   来源: 新华社     字号:[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近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接连举行,持续唱响开放共赢的时代强音,释放中国愿同各国加强创新合作、携手应对挑战的鲜明信号。

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全球跨境投资面临挑战。何处寻觅发展新空间?何以激活增长新引擎?中国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各国企业纷纷用脚投票——要“牵手”而非“筑墙”,开放就是最大的风口。

本届投洽会上,主宾国英国带来了参会以来规模最大的代表团。英中贸易协会中国区总裁赵汤说,这样的决策和筹备充分体现了英国政府对两国关系及自身未来发展的长期考量。

无独有偶,今年服贸会主宾国澳大利亚,展团规模为历届主宾国之最。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吉思德直言不讳:“澳大利亚通过参展中国服贸会表明,澳大利亚正全面重返中国市场。”

一组数据印证开放合作的双向奔赴:2025智博会签约重大项目298个,合同金额超过2000亿元。本届投洽会共签约各类投资项目1154个,计划总投资6440亿元。今年服贸会国际化率超20%,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创新是发展之钥。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壁垒增加,国际科技交流受限,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创新生态成为稀缺资源。

智博会集中发布涵盖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100余项行业新标准、新产品、新技术;投洽会现场,首次设立的创投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专区人气爆棚;服贸会首发190多项新产品、新成果,数字货币、跨境医疗、云端教育等令人目不暇接。

穿梭在各大展会,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气息扑面而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点亮美好生活的新场景,无不让人感慨未来已至、机遇无限。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到第11位,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以24个创新集群数量连续第三年位列全球第一,“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第一……中国的创新生态优势在一场场经贸盛会中集中呈现。以5G、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既是跨国投资中国的新热点,也是中国对外投资的新优势。

“保持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对于维持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一位美国商协会代表道出众多国际投资者的共同心声。

世界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贸易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唯有开放合作才能各展其长、做大蛋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在今年服贸会“零碳园区”方案馆,丹麦风电企业代表安德森与中方合作伙伴洽谈。“中国市场规模令人惊叹。”他说,去年在华业务增长40%,这次希望引入生物质能源与熔盐储能技术,有效降低企业碳排放强度。

当前,全球跨国投资呈现流向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趋势。看引资,中国吸引外资约70%在服务业,约30%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速融合。看出海,高新技术产品、高端装备、绿色低碳产品成为中国制造出海新增长点。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演变,能源转型、数字创新、文旅融合、医疗可及性等新合作领域不断涌现,中国同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中国给予世界的,不仅是成本和市场方面的红利,更有多元化消费需求、完整产供链、先进创新生态、丰富应用场景、持续扩大制度型开放带来的长期利好。

盛会有期,合作无限,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一场场经贸盛会持续表明:经济全球化是人心所向,只有做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稳定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设者,才能在互利互惠中实现更大的发展。

分享到:
X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返回顶部]
上一篇: 无 政策助力制造业加速转型
下一篇: 无 国际锐评丨投资未来!外资说要在中国做“长跑者”
  • 中央政府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 省(区市)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市级政府网站
      贵阳市 遵义市 六盘水市 安顺市 毕节市 铜仁市 黔东南州 黔南州 黔西南州 贵安新区
  • 各区县政府网站
      盘州市 水城区 钟山区
  • 其它网站
      六枝特区纪委特区监委网站
  • 关于我们
  • |
  • 法律声明
  • |
  • 网站帮助
  • |
  • 联系我们
  • |
  • 网站地图
  • |
  • 网站年报
  • |
  • 手机版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 首页
  • 我要了解
  • 我要办事
  • 我要查询
  • 我要参与
时政要闻

新华社经济随笔:经贸盛会连台,展开放创新合作大势

新华社    发布日期:2025-09-14    

近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接连举行,持续唱响开放共赢的时代强音,释放中国愿同各国加强创新合作、携手应对挑战的鲜明信号。

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全球跨境投资面临挑战。何处寻觅发展新空间?何以激活增长新引擎?中国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各国企业纷纷用脚投票——要“牵手”而非“筑墙”,开放就是最大的风口。

本届投洽会上,主宾国英国带来了参会以来规模最大的代表团。英中贸易协会中国区总裁赵汤说,这样的决策和筹备充分体现了英国政府对两国关系及自身未来发展的长期考量。

无独有偶,今年服贸会主宾国澳大利亚,展团规模为历届主宾国之最。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吉思德直言不讳:“澳大利亚通过参展中国服贸会表明,澳大利亚正全面重返中国市场。”

一组数据印证开放合作的双向奔赴:2025智博会签约重大项目298个,合同金额超过2000亿元。本届投洽会共签约各类投资项目1154个,计划总投资6440亿元。今年服贸会国际化率超20%,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创新是发展之钥。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壁垒增加,国际科技交流受限,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创新生态成为稀缺资源。

智博会集中发布涵盖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100余项行业新标准、新产品、新技术;投洽会现场,首次设立的创投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专区人气爆棚;服贸会首发190多项新产品、新成果,数字货币、跨境医疗、云端教育等令人目不暇接。

穿梭在各大展会,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气息扑面而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点亮美好生活的新场景,无不让人感慨未来已至、机遇无限。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到第11位,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以24个创新集群数量连续第三年位列全球第一,“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第一……中国的创新生态优势在一场场经贸盛会中集中呈现。以5G、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既是跨国投资中国的新热点,也是中国对外投资的新优势。

“保持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对于维持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一位美国商协会代表道出众多国际投资者的共同心声。

世界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贸易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唯有开放合作才能各展其长、做大蛋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在今年服贸会“零碳园区”方案馆,丹麦风电企业代表安德森与中方合作伙伴洽谈。“中国市场规模令人惊叹。”他说,去年在华业务增长40%,这次希望引入生物质能源与熔盐储能技术,有效降低企业碳排放强度。

当前,全球跨国投资呈现流向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趋势。看引资,中国吸引外资约70%在服务业,约30%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速融合。看出海,高新技术产品、高端装备、绿色低碳产品成为中国制造出海新增长点。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演变,能源转型、数字创新、文旅融合、医疗可及性等新合作领域不断涌现,中国同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中国给予世界的,不仅是成本和市场方面的红利,更有多元化消费需求、完整产供链、先进创新生态、丰富应用场景、持续扩大制度型开放带来的长期利好。

盛会有期,合作无限,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一场场经贸盛会持续表明:经济全球化是人心所向,只有做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稳定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设者,才能在互利互惠中实现更大的发展。

一键分享
   
取消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 上一条 政策助力制造业加速转型
  • 下一条 国际锐评丨投资未来!外资说要在中国做“长跑者”

相关信息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特区政府办公室

维 护: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技 术:智政科技          

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电脑版 | 手机版

返回
顶部